穿云箭上的手工耿界面新闻

编者的话:年后,直播和短视频逐渐形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生态。年,河北保定定兴县的焊工耿帅以他设计制造的不锈钢“无用良品”红遍互联网,成为了“手工耿”。他的生活变了,又好像没变。疲倦与兴奋,茫然与希望,热的凉的,实的和虚的,都交替缠绕着他。

1

手工对应时间。一个拨浪鼓,一人一天半;一个脑瓜崩,一人一天;这是做熟了的,做新的要更久,像棒球帽上钉俩小镜子的“美女偷瞄帽”,一人半个下午加半个早上。这些计算好了,就是整块时间的规划,加上没有情绪的执行。

秋天的下午,耿帅和耿达各自面对工具,没有话。耿达在院内,蹲坐在浅绿色塑料小凳子上,用一个多小时打磨四个拨浪鼓,而后关掉机器,伸胳膊伸腰摸烟打火呼出烟气,烟头抛在地上,踩着拧几下,再蹲坐小凳子,继续。耿帅在工作室内,坐在盖了紫红软垫的黄椅子上,把一个拨浪鼓的曲面和平面焊接在一起,嗒一声,灼目的白光闪一下。有时他戴护目镜,有时不戴。光亮与声响匀速向前,嗒,嗒,嗒,读秒一样。

耿帅和耿达是兄弟,相差三岁,爷爷和父亲是焊工,他们也是焊工。“少说话,不惹事,多干活”是家庭长年训诫,耐心和沉默被磨出来,耐不住也没办法,总归是盯牢一根管子,一毫米一毫米焊完。电焊讲究技术,温度和电流的控制,手法的选择,好的焊工焊的管子绝不漏水,看上去规矩平整,特别漂亮。手上留下疤痕,焊的时候烫的,切不锈钢的时候刮的。

院门临街,院子狭长。相邻的人家为了遮挡,都做了影壁,瓷砖是龙凤呈祥或者日出大海的纹样。独耿帅家的影壁是铁皮做的,涂了大红漆,中间鼓起一块,金色蓝色三层圆圈围着一颗金色的五角星,旁边是耿帅的大字,“盾”,“美国队长在此”。水泥地上摊着三四把电钻,立着两台打磨机、两台冲铣床,电线交织在一起,和“盾”一起示意这是个钢铁之家。院门外有时经过一辆家电下乡的车,播着敲锣打鼓的音乐,有时是扩音器里嗡嗡的人声,“收长头发——”

在耿帅和耿达出生的河北保定定兴县农村,女人们在家接服装活,男人们在外安装消防器材,给初中毕业年轻人的选择不多。无非学门手艺,找份工作,攒出房子,娶个媳妇。

耿达说话,常以“我们村里”开头,他留着短发,眼睛细长,说话慢条斯理,显着顺遂,平和,得到母亲偏爱。耿帅大脸,大眼,大身板,一说话就像带着隆隆的回声。他不甘愿接受平庸与困苦,总在渴望更好的、尚未发生的生活。16岁之后,他们跟着父亲到处打工,经常是北京,偶尔也去得更远,譬如甘肃。焊管道,装壁挂炉,工作之余就是玩手机。

年,耿帅注册了个微博,名叫“闲扯里跟儿愣”,他常想逗乐,譬如那些“坐拥千万住宅”的客户,和他“接触短短时间总会拜他为师”,“师傅,这壁挂炉是原装进口的吗?”小段子稀稀落落发了一年,粉丝百十个,有个演员给他点过赞。他常觉压抑,“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了,还能改变人生吗?”

年6月,耿帅开始玩快手。第一个视频是个用管钳搭起来的蚂蚱。接下来他发布了条视频,展示了自己手工做的几十种设计,大部分是不锈钢材质,都很重,闪着金属多遍打磨后的冷光,它们使耿帅的粉丝越来越多。

年5月后,耿帅“红”的速度加快。5月26日,他上了快手的公号,标题是“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荒谬的人啊哈哈哈”。9月8日,他作为“发明界的泥石流”,上了微博热搜榜42位。10天后,他的“脑瓜崩辅助器”上了热搜榜16位。那几天,他的微博粉丝从2万增加到30多万。

9月22日,中秋节假期,他参加了快手举办的乡村市集,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地下一层摆摊。他的摊儿夹在几家卖饭的、一家卖酒的还有一个摆满粉红铁椅子的演出场地中间,没什么人。他在快手和微博上都发了条视频,“还没开张,有点尴尬了”,也就一两个小时,微博上千次转发,人涌过去,跟他打招呼,都是头一回见面,却像老朋友那样亲热地喊,耿哥!耿哥!有人从上海和西安飞到北京,和他说几句话、合了张影又飞回去;他像个吉祥物一样被团团围住。晚上,他和耿达住进了快手安排的酒店,觉得酒店“干净,奢华,打滚都行”,他一边吃打包回来的卤煮一边直播,粉丝说,耿哥飘了飘了!他笑着,飘了吗?脸红红的。他真没想到自己弄出这么大阵仗,那几天,连和他合影的视频都上了快手热门。

耿帅一直不太自信,接到快手邀请时他有点犹豫,还是耿达劝他“见见城市”。上一回他到朝阳大悦城还是一名焊工,这一次,他是个明星。三天摆摊结束,耿帅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和粉丝的合影,都是洋气的城市年轻人,皮肤白净,顶着精心打理的发型,男孩子都穿着富于设计感的衣服,女孩子都涂着口红。

又过了几天,9月29日,他上了腾讯新闻头条,这使他穿越短视频的“次元壁”,变成全网意义上的广为人知。当天发布的视频,“地震吃面神器”,拥有至今最高的播放量,超过万。立刻,全中国数得着的直播平台、大大小小MCN、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,带着合同,都来找他。

耿帅红了。用他的话说,“终于站起来了”。疲倦与兴奋,茫然与希望,交替缠绕着他。这一个多月,他的眼睛都红红的。他的生活变了,又好像没变。还是在自家临街的小房子里干活,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。电焊的气味,弥漫在空中的金属烟尘,打磨时喷溅的火花,一点五毫米厚的不锈钢板切割时的声音。

耿帅在制作“脑瓜崩”,这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。

耿达在制作拨浪鼓。

耿帅的工作台。

2

想比做花费的时间更久,只不过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在无所事事地刷手机。各处刷国内外的视频,不一定哪个就给了他启发。母亲说他,怎么老玩手机不干活?耿帅不说话,一直干活的耿达说,别看我哥好像这会儿没干活,其实比我还累呢。

做比想琐碎。拿“偷瞄帽”作例子,动手好几天前,两个白色小圆镜已经快递到家了。耿帅把拨浪鼓焊完,交给耿达打磨,开始在小圆镜框上钻眼儿。先试手钻,不动,又用电钻。细长的螺丝穿过小洞,在另一侧以螺母固定。那是个很小的缝隙,螺母固定上,差不多花了20分钟。支撑杆与螺丝接触面很小,掉了一回,焊接两次。外面的套杆两端切割时有毛刺,打磨三次。回复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jj/6563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